不忘初心 绿色再生

盘点丨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固体废物环境管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字体大小:

2020年12月1日

       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微信截图_20201204085334.png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微信截图_20201204085404.png

微信截图_20201204085425.png

 

发布会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


刘友宾首先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1

有效应对秋冬季污染天气

 

今年进入秋冬季以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共发生6次区域性污染过程。重污染过程次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0%,污染过程峰值浓度平均值比去年下降8.2%。10月1日至11月26日,“2+26”城市共出现轻度及以上污染的天数比2019年同期减少17.4%、比2015年同期减少34.2%,优良天数比2019年同期升高5.9%、比2015年同期升高14.8%。 

 

2

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进一步规范环评分类管理,支持服务中小微企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整后,预计需报批的报告书、报告表数量可再减少10%以上,登记表数量可减少40%以上,涵盖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改革中豁免一批的举措。新的《名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3

印发第二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

 

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第二批《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名录》收录了18种/类化学品,包含:苯和邻甲苯胺等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全氟辛酸(PFOA)和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铊及铊化合物等重金属类物质等。对列入《名录》的化学品,应依法采取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4

全国碳市场有关制度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于11月2日起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将对上述两个管理办法完善后尽快发布。 

 

邱启文介绍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新污染物治理等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领域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修订出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各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媒体问答

 

封面新闻:今年是洋垃圾禁令收关之年,2020年固体废物零进口,目前进展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实现?我国会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监管?

 

邱启文:禁止洋垃圾入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禁止洋垃圾进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要坚定不移从严把握。生态环境部会同海关总署等14个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2020年底前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胜利在望。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比改革前的2016年减少71%。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全面禁止进口后,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固废法”,做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相关制度的立、废、改工作;积极配合海关总署持续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行动,依法从严处罚进口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继续加大对固体废物集散地、“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行业监管。

 

央视新闻频道: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如何引导企业加速布局国内废品回收的渠道,倒逼国内再生资源行业从小散乱转为高质量发展?

 

邱启文: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禁止洋垃圾进口改革以来,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围绕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国内回收体系、强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加强固体废物集散地整治;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引领,全力推动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探索推动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北京青年报:据了解固体废物属性的鉴别一直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我国目前在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方面,尤其是危险废物属性鉴别方面取得什么进展,还有什么计划?

 

邱启文: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是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环境执法与监管的难题。生态环境部通过新修订的《固体法》进一步明确了固体废物定义,规范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方法,通过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提升了列入《名录》的危险废物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会同海关总署推荐确定了20家鉴别机构,并联合印发《通知》,规范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动态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研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管理要求,规范鉴别单位管理。 

  

大众网:伴随固废相关法律的不断健全,但处置能力不足的短板目前凸显。请问生态环境部在提升固废处置能力方面,目前做了什么工作,还有什么规划?

 

邱启文: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地方持续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超1.1亿吨/年;其中,利用能力和处置能力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1倍和1.6倍。此外,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强化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推动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并通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大力推动试点地区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澎湃新闻:2018年国办印发的有关通知中无废城市试点中指出到2020年试点城要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下一步会不会进行新一轮扩围?

 

邱启文:2018年12月印发方案开展试点以来,生态环境部与18个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认真指导“11+5”个试点城市及地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及地区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编制了高水准的实施方案,共安排900余项任务,500余项工程项目,涉及金额投入1200余亿元。目前,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凝练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十四五”期间,将加大支持帮扶力度,鼓励制度创新,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列入环境监管正面清单的都是环境绩效表现好的企业,可以少检查、少打扰。最近有环保组织发现,河北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河北省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2020)》中纳入正面清单企业中,有20家企业2020年以来存在环境违规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门处罚。请问生态环境部有何评论?下一步将如何指导地方加强正面清单管理?

 

刘友宾: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各地普遍反映,正面清单既提升了执法监督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防范了执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了执法效能,又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需要强调的是,实施正面清单,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免于或减少现场执法检查,不等同于“不管不问”“降低要求”,而是通过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和非现场执法方式,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对正面清单里的企业,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还是要通过远程执法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执法。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进一步明确正面清单的纳入条件和编制发布程序,对正面清单实施动态管理,支持和鼓励社会监督。 

  

华夏时报:新版固废法9月1日已经实施,到现在取得了什么成效?这部法新在哪里,对于遏制固体废物污染有什么新的手段?

 

邱启文:新修订的“固废法”通篇贯穿了新发展理念,新法的“新”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确立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等“三化”原则;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等中央改革任务有关规定;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回应了群众关于疫情防控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塑料污染治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环境问题的关切;完善了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污染环境防治制度;强化了经济技术等政策保障措施;突出了严惩重罚,让“固废法”真正成为一部“长牙齿”的法律。生态环境部加大宣贯力度、着力推动落实,编写法律条文释义,组织专家解读,举办全国培训;完成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焚烧、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填埋等污染控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大力推进禁止洋垃圾进口改革,扎实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强化“白色污染”综合整治,指导督促各地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医疗废物两个100%工作要求。

 

红星新闻: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医疗废物有上升趋势,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承接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今年年初提出年底前每个地级市至少建成一个符合要求的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下一步环境部对医疗垃圾处置方面有什么规划,各级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配备情况如何?

 

邱启文:生态环境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医疗废物处置相关环保工作,确保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疗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同时,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配合有关部门印发方案,推动提升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置能力;配合国家卫建委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弃物分类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源头管理。 

  

中新社记者:近日有韩媒报道中韩跨境污染物传输问题,请问生态环境部对此怎么看?中韩就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了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友宾:我国2019年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下降42.6%,北京降幅达51.2%,今年1-10月,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与去年同比下降7.1%。2019年,中日韩三国专家联合研究报告得出结论:三国主要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中,本地排放贡献都占主导地位,有可能导致低估本地排放的贡献,高估区域长距离传输的贡献,建议改善空气质量还是要立足于大力减排本地的污染物。去年以来,韩国政府出台了《细颗粒物治理综合方案(2020-2024)》、《细颗粒物季节性治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政策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国专家的结论和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中国愿意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大气领域的交流合作,分享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我们的态度是完全开放和积极的。

  

每日经济新闻:长江领域违法处置危废的问题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发力整治该问题,如何来切断利益链?

 

邱启文:生态环境部2019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共完成2.1万家企业和400多个化工园区危险废物风险排查。及时组织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危险化学品单位和化工园区等为重点,排查整治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聚焦长江经济带开展“清废行动”,对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核实。联合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大幅度提升,处置价格明显下降。下一步,将继续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集中处置能力、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非法倾倒事件的发生。

 (来源:生态环境部


更新日期:2020-12-04